鸭脖app平台手机版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篇一: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杀戮、纳粹、憧憬、缭绕、赤裸裸”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3、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4、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心,体会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描写和议论的作用。

    教学方法: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分析、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 文学常识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作家。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 正音:肃穆(mù)荒谬(miù)杀戮(lù)纳粹(nàcuì)憧憬(chōngjǐng)

    缭绕(liáorào)赤裸裸(luǒ)健忘

    2、听录音(萨特的话),稍微讲解沉重的记忆,美丽的回忆,等全文教学结束后再总结分析。“沉重”“美丽”是矛盾性词语,因为指代内容不同,所以并不矛盾。“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前一句是对上面几句话的总结,指纳粹杀害了7000多人,所以这是沉重的记忆。后一句是对下面几句的提示,指小城人面对敌人的杀戮而表现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因此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沉重的记忆很好理解,美丽不好理解。人们如何英勇?我们学完课文就很容易明白了。(Ps. 美丽指整个民族的英勇,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宁死不屈的。他们不做民族的叛徒,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不向刽子手乞怜。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这真是个美丽的记忆。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3、归纳文中四部分的内容:(1)坟地所见所闻;

    (2)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3)记录作家座谈会;

    (4)摘录遗言。

    四、 分析文章各部分,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和情感。(哪一个情节印象最深刻why?)

    第一部分[坟地所见所闻] (请学生找出另其有所感触的部分,说明缘由后,再加以讲解或补充)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第一是写景色,以景抒情,在作者眼中他的景色是怎样的,同样他的心情也是怎样的.句号,有抒情的作用,起停顿作用,使读者放慢了阅读的速度,同时脑海中也可以想想一下画面,凄\苦\昏\暗,因此有种悲哀的气氛笼罩在身边.因此,不是单纯的写景,写景还为了渲染悲哀凄凉的气氛.

    2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有着强烈的情感,对被杀者―――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愤怒地进行控诉.

    3有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的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第二部分[看各种演出纪念活动](请学生找出另其有所感触的部分,说明缘由后,再加以讲解或补充)

    1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指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其中包括两名生还者.人们悼念死去的亲人时,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悲痛)因此在这么一种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与现实融合了.

    "悲哀"是指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美丽"指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真实"是指眼前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在里头."荒谬"指二战时,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各种种族,这是何等地荒谬.

    2、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篇二: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力。

    2.对那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引导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了解法西斯的罪行和战争的残酷,珍惜今天的和平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回顾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2、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描写和议论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同样,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7000多个无辜生命,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一个怎样血淋淋的事实啊?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怎样?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作者介绍

    聂华苓,女,美籍华裔作家。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著有小说集《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翻译集《百花文集》等。她是将毛泽东的诗词翻译为英文的第一人。

    三、文体了解

    参观访问记,它是记事记叙文的一种形式。(参观,是指观看;访问是指问和听。参观和访问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有的虽有侧重,但都是有目的的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基本面貌或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描述和抒发。)

    四、感知课文

    1、字词梳理:

    杀戮 荒谬 健忘 憧憬 蜿蜒 悼念 肃穆 执着 纳粹 朝圣 赤裸裸 恍惚 屹立 凄风苦雨 片纸只字 练习簿 显赫 反驳

    2、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容

    (1)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

    ? 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中的空气,弥漫着无尽的悲哀,而一切皆源于历史。

    ? 这部分写悼念活动的所见多闻,那么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明确:回顾历史,现实中的悼念场面,两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老人。

    (2)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 在开头,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

    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样理解这句话?

    (强调要记住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3)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

    ? 西德和日本两位作家对法西斯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历史,各自的态度如何?在文中找找

    他们的语言。

    从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

    西德——自责

    日本——辩解

    ? 从两人不同的态度,你了解到了什么?

    西德——得到人们的原谅(握手)

    日本——忘记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历史,自私,令人鄙视

    人,要正视历史

    (4)第四是摘录遗言。

    ? 作者为什么要摘录遗言,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遗言,你读出了什么?)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牵挂亲人的。这令人感动。

    孩子们是勇敢的

    谴责屠杀者的罪行

    屠杀、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五、解决课后练习

    1、带问题朗读课文,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明确:萨特的话是很精辟的,特别是他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很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读了全文,回味起来,萨特的话又是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里又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超越国界。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我为您介绍了《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到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荒谬、呵护、杀戮、反驳”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四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文章中疑难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材料。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精读,探究质疑,讲解,提问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同学上黑板给课文中的疑难字词注音。

    2、请同学起来解释文中的部分生字词。

    三、作者简介:

    聂华苓,1926年生,湖北人。在台湾、美国发表过文章。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四、阅读课文,理解文章

    1、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明确:“沉重”是说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这对人民来说是“沉重”的'。二“美丽”是说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

    2、概况课文的内容,探究作者怎样根据表达中心一项的需要来选择材料。

    明确: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1941年10月21日,纳粹德国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的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借此来控诉纳粹的暴行。“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最后的一声呼唤,孩子们本来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

    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这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3、们认为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请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同学们可畅所欲言,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谈就可以。)

    五、探究文章中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个句子连用了4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是在仅仅描写天气吗?)

    明确:表达出一种沉重的心情。这里既是描写天气,写出天气的凄冷,昏暗,又渲染出人命悲痛、沉重的心情。

    2、“他们杀孩子、老师、……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这个词语表示范围广,交代了受害者全是无辜的人,表达作者对这些受害者的同情,对纳粹罪行的愤怒。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3、历史,……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4、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明确:因为他诚恳的态度,他面对历史和现实表达自己看内疚、愧意,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六、联系课文及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战争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

    本文控诉了法西斯匪徒大屠杀的暴行。中心意思是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学了本课之后的感想。

    八年级上《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

    我们的痛苦就是父亲和母亲的痛苦;我们的欢乐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欢乐;我们的失败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失败;我们的成功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成功。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4、领会“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这个主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每小节的内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和背景补充

    1、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 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50多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三、理结构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部分加个小标题。

    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明确:作者一行来到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纪念活动。第一部分写来到坟地的所见所闻。借莫马·迪密其之口,诉说当年大屠杀的惨状;写亲眼所见,写南斯拉夫人民冒雨参加盛大的纪念活动。第二部分具体记叙这次纪念活动,记述朗诵、合唱、歌剧等等演出活动。第三部分记述作家的座谈。第四部分写参观纪念馆,从摘录的'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可以看出。

    概括起来,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四、悟感情

    1.小组合作,先自由选读选段,读出感情,然后在全班交流。

    要求学生筛选文中一些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默读,悉心体会。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小组长记录总结。

    (3)各组选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法西斯屠杀的野蛮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南斯拉夫人民的同情和崇敬,对法西斯分子的刻骨仇恨。

    五、品语言(结合课后练习二)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4、他们坐在书桌前……

    (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为什么给“人”字加引号?)

    6、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涵义。)

    7、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8、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六、亮观点

    课文中选取了西德和日本各一位作家,你如何看待他们两的言行。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日本作家则是自私的狡辩,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只能引来人们的反感与冷落。作者这样写,意在警示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七、课堂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一、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动人感情。

    三、出示目标

    1、领会文章的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六、研读赏析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2、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内容预览:

    创意说明: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引文与正文、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阅读时如能抓住这些矛盾并对之进行分析探究,你会走进一片别样的风景。

    [教学步骤]

    一.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

    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 .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二.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三.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四、仿照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析一析西德与日本,景物与心情描写与议论战争与和平等。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作家。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到台湾。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讨论,旅行。她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著作22种,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聂华苓在,美获得三个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过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匈牙利政府所颁文化贡献奖,波兰政府的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

    2.课文扩读材料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使用建议: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致命的母爱》是一幕无言的悲剧,它也将伟大的母爱放在了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这温馨的人间至情,可以与课文比较阅读,探究二者在主题、构思、组材上的异同点。

    ......

    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导语: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 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内容:

    文章记述了作者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历史和现实的场景交织,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对被屠杀的孩子们的深深同情更是震动人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表达了“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学习本文,还要体味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探究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 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

    4、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二、重点研讨

    阅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三、品味语言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3、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怎么用父亲歌曲导入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呵护(     )杀戮(    )缭绕(     )执着(     )憧憬(       )

    蜿蜒(     )屹立(      )恍惚(      )悼念(   )荒谬(      )

    赤裸(      )

    2、解释词语:

    (1)杀戮:杀害。

    (2)憧憬:向往。

    (3)肃穆:严肃安静。

    (4)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

    (5)健忘:容易忘事。

    (6)恍惚:神智不清,精神不集中。

    (7)呵护:爱护、保佑。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而来的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样一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并复述。

    (提示:抓住问中的记叙要素梳理情节)

    (3)、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默读,概括归纳。)

    提示: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第四是摘录遗言。

    2、思考文章的主题。

联系方式

电话:020-87538559  85519412 87545551  85518808  
    29015602  29014063 38094713
 

传真:020-87545551-8046/8047

邮箱:marketing@yichu-cable.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267号瑞华大厦北塔24楼D.E.F室

厂址: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启新路46号昊信工业园

二维码

版权所有:广东易初线缆科技有限公司鸭脖app平台登陆入口,鸭脖app平台登陆入口官网,鸭脖app平台登陆入口在哪,鸭脖app平台登陆入口下载,鸭脖app平台 网站建设:合优网络   工信部网站